服务热线:18033039821(服务时间:工作日08:30-19:30;周六日08:30-17:30)
18033039821
热搜 : 单海洋 秘书 行政 中高层 营销 销售 研发 团队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预判 | 2016年培训界十大发展趋势

预判 | 2016年培训界十大发展趋势

2016-03-04 09:41:20
分享到 

64.JPG

▌趋势一、培训进一步向人才发展转型


 ASTD(American Society forTraining and Development)于2014年5月宣布正式更名为人才发展协会ATD(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直接去掉“培训“两个字,培训是手段,而人才发展才是目的,甚至有人会说,人才发展也是目的,绩效提升才是目的。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在企业管理运营不规范的时代,培训就像是在补课,属于知识填补,也无法衡量其效果。然而,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在挤压企业运营中的水分;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只需要点两下手机屏幕。培训从业者的敌人竟然变成“手机“。


于是,有人喊出“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学习即改变,改变需要有改变的情境、改变的理由和改变的方法,这是考验培训人的三个方法。戴维·尤里奇曾经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补鞋匠的赤足小孩。也许最需要改变的反而是改变他人的人。可能最需要成长的是我们自己,借助罗胖子在《时间的朋友》里的一句话:何须转型,只要成长。


▌趋势二、供给侧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供给侧改革“是是习大大提出的新词汇,是近期政府高层会议的高频词,目的是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和防范金融风险。


培训市场也需要供给侧改革。整个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革,从职工到员工,从员工到创客,从打工者到自组织。工作者的角色、职责、任务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基于传统社会分工、市场环境和工作情境的课程将过剩;把员工企业组织中的螺丝钉的”技能训练“经受考验;单一的知识灌输式讲师也将受到客户”有效性“的挑战。


市场青睐的服务将具备2个特点:解决方案和暴爽体验。不管是甲方乙方,给到客户或用户的将是一站式服务,从需求到落地;而不是纯粹单一的讲课。暴爽体验就是高投入、高互动、高实战。学员投入要远远高于老师投入(课堂上);学员和老师一起研讨解决问题;理论模型少,实战方法多。简言之就是真正的变为“以学员为中心“。


▌趋势三、垂直领域的专业培训极大爆发


市场环境的变化造就了很多新的岗位和新的需求。比如以下这些领域的培训班供不应求:创业营、股权激励、新三板上市、电商培训、2B企业培训、O2O模式、董秘、对冲基金...


而这些岗位的实战技能又有那些早先进入的成功者掌握。像现在的创业营培训,我身边有3位同仁(一个是原来咨询公司的总经理,一位是一家企业大学的校长,一位是某培训公司的总经理)在转行做创业营的培训。一个做新三板上市培训的老师,两天培训班的收入也得几百万。雕爷的雕爷牛腩赚了多少钱我们不得而知,但估计作为派代商学院讲师,讲课赚了不少钱。


这其实只是开始,2016年,这些垂直领域的培训需求将会大爆发,因为这是新经济环境下特定岗位或特殊工种的成长需求。


▌趋势四、社群学习成为一种新常态


罗振宇说:交易有三个阶段,流量、价格、品格,未来的一切交易都是社交。其实培训何尝不也是这三个阶段。流量时代就是台湾大师风行的大课时代,追求的是大场面、大氛围,单天的课酬收入就非常可观;而价格时代,追求的是性价比,是在众多培训机构存在的时候打价格战的时代,这个时代也逐渐过去;而品格时代,是以某个或某几个有口碑有品质的老师为核心,构成社群,大家一起学习。


李善友的创新研习社、罗辑思维、秋叶PPT等其实都是这样的社群。在这个社群里你不只是向一个人学习,如果整天看这一张脸,听他一张嘴,早晚都会疲劳;在社群化学习中,有创始人引进高品质的学习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机制;学员间分享最新鲜的实践经验,共创有效的解决方案。2016年,这样的社群化学习方式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趋势五、“互联网+培训”在喷发中回顾理性


“互联网+”的热潮席卷整个社会,“互联网+教育”也早已被BAT为首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布局,为解决全国甚至全球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贡献了力量。“互联网+培训“同样在喷发,除传统的新东方等公司主动转型外,沪江网等一大批垂直领域的新锐公司受到资本的追捧。同时专注企业培训的云学堂、学阿网等也在不断布局。各大中型企业大学或培训中心快马加鞭制作自己的微课,好像是发现了培训的新大陆。相信,“互联网+培训”2016年仍会继续喷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培训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追新特点极其明显,每年有这么一亮个热点过,过段时间会回顾理性。“互联网+培训“和”互联网+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就是学习对象的差异。成人学习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情境的不同,目的的不同。成人学习还是基于工作情境,而学生不需要管这些,学生要的是升学和学分,成人要的是解决问题。“互联网+培训”在解决成人知识性需求方面绝对属于有效的渠道;而在解决大量的技能性训练方面能否有效需要理性看待。在2016年,培训人关于”互联网+培训“的认知会回归理性,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将成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补充。


▌趋势六、工作场所和情境学习更受重视


《场景革命》这本书对读者的最大触动就是“场景”两个字。在培训中,场景就是具体的业务情境。著名的“鱼牛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换了情境,你说的就未必有效。所以最好的学习就是在工作场所中、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


我们注意到招银大学、电信学院等企业大学在其学习项目中面授课程的比例不断缩减,而学员完成“挑战性工作任务“部分的要求不断增加,目的是让学员在工作中发展自己。


我和乐视大学的马成功校长交流时,他提到:培训人要在组织中创造一种场域,让员工在组织中形成知识共享机制和氛围,让业务大咖们多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其实在互联网公司或者转型期的公司,遇到的问题都是新问题,关于解决方案都来不及总结,可能又有新问题出现。去找标准的解决方案基本不可能,也没那个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就地解决,就地反思、就地分享,就地学习。


培训经理们,需要在2016年好好想想,如何促发这种工作场所的学习更有效的发生?



▌趋势七、甲乙方互融速度明显加快


我曾说过,没有甲方和乙方,只有合作伙伴,只有创造价值的人;我还说过,在客户(用户)面前,我们都是乙方,是一起解决客户问题的人。


我们看到一大批培训经理在企业里出来,要么成立自己的培训公司,要么成为独立的讲师或专业人士。在企业中的大量实践让他们更实战,在落地性方面更有优势。同时,很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也被企业大学或培训中心所招纳,将他们的专业能力到甲方去落地生根。


同时,甲方和乙方互赢的社群和平台涌现出来,比如CSTD、培训杂志、中国培训。在这样的平台上,甲乙方互相分享自己的实践和方法论,支持彼此的成长,让中国的培训界蓬勃发展。


这种互融还体现在,在不少企业大学的学习项目里,企业大学整合多家培训机构共同完成,比如招银大学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一个项目中用几个培训机构所长。相信这种趋势也会在2016年延续下去。


▌趋势八、共创共享成为企业间学习的新形式


以前企业间学习交流都得找熟人介绍,去参观一番也未必能够学到人家的真本事。过去学习牛逼企业的方法论有3个通道:


一、有专家教授给总结成方法论写成书或者开培训班,其他公司再去学;

二、有牛逼企业的人出来成了培训师,他讲课,你去学;

三、挖他们个人过来,大家一起学。


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大家比拼的是学习的速度,你今天学了我的本事,明天我有新本事。所以干脆这样,还不如大家一起共创共享。以前企业大学联盟或者其他甲方组织,在共创共享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推进力度。2015年平安大学主导成立的知鸟WEKA(World Enterprise Knowledge Alliance),让知识的共创共赢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多家企业共同参加的课程开发工作坊也已在市场上出现。


不开放不透明就会被边缘化,最佳选择就是与人一起共创,自己快速成长。


▌趋势九、中介型培训机构寻求新突破


去中介化这个趋势写了3年了,今年还是要写。培训机构就分两种,一种是平台中介型;一种是专业研究型。有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因为他们属于深扎单点的专业人士,会帮助提升整个培训界的专业度。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壁垒已经被彻底打破,所以中介型培训机构的价值不断受到挑战,经历着转型之痛。


不过,我们也看到大量的培训机构在二三线城市深耕多年,具有良好的客户关系和人脉资源,这种优势短时间内还会创造价值。中介型培训机构的一条出路就是快速和专业研究型机构形成联盟,利用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嫁接优秀的培训资源继续深耕当地市场,获取应得回报。因为这些专业研究型培训机构也需要当地的客户资源,他们在短时间无法构建起来。


▌趋势十、中国的方法论将赢得尊重


中国的学习项目和产品在ASTD、ISPI和其他协会上获奖越来越多,包括电信学院、招银大学、平安大学、中国邮政学院等近几年均有获奖。这说明中国人的实践也在受到国际主流学习和发展界的认可。


张瑞敏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接受采访是说,在工业革命时代中国落后了,但是这次互联网革命,中国抓住了时机。在过去,管理的方法论我们都是要学欧美国家,但是现在中国作为第二经济大国,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方面,有世界上都有领先之处。在未来,我们的管理方法论肯定会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对象。因为一个国家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实力是建立在国家经济基础上的。


在学习和发展领域,我们的理论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但是我们在企业发展中的实践已经相对丰厚,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企业大学快速发展,成为方法论研究的肥沃土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的方法论也会赢得国际的尊重。





关注我们

BEST管理学院二维码.jpg

最具价值管理学习平台

企业培训  股权密码  前沿资讯


提出您的需求或疑问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之内回复

客服专线:180-3303-9821

腾讯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BEST
合作机构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隐私保护
法律说明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BEST学院
微信公众号
集势全球
开课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苏州 成都 杭州 青岛 天津 厦门 长沙 武汉 南京 贵阳 洛阳 郑州 

© 2024 BEST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169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