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33039821(服务时间:工作日08:30-19:30;周六日08:30-17:30)
18033039821
热搜 : 单海洋 秘书 行政 中高层 营销 销售 研发 团队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焦虑”的真凶抓到了!

“知识焦虑”的真凶抓到了!

2019-08-19 14:05:30
分享到 

64.JPG


期导读:

在这个“知识”与“干货”满天飞的时代,许多人都面临“信息如山倒,接受如抽丝”的痛点。越学习、越恐慌,信息时代,我们如何摆脱信息焦虑,找到自己的认知安全感?


  • 理论篇:学习有技巧,“三步法”走起
  • 实操篇:拒绝信息囤积,让信息“收放自如”
  • 误区篇:做到“三专”,不“背锅”


本文是2019年8月推送的第18篇干货,计4162字,阅读时间8分钟。

文 |  蒋凌  南宁怡口净水系统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培训经理

        刘凯  美乐和食餐饮集团企业大学校长

        谢然  趋势集团商学院院长

来源 | 《培训》杂志8月刊

作为企业内部知识布道者,

培训人经常会面临知识焦虑的现状。


如何在知识海洋中寻找有效方法,

摆脱知识焦虑症?

小编教你几招。

 ▼▼▼



学习有技巧,“三步法”走起

所谓知识焦虑,也叫“信息焦虑综合”,是一种精神病学疾病。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呈平方数增长,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远没有高速到接受自如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心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信息输入、信息内化、信息沉淀、信息输出四个阶段。


  • 信息输入对应着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知识;

  • 信息内化是我们对输入知识的理解和加工;

  • 信息沉淀是将新知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 信息输出则要求我们学以致用。


知识焦虑的出现,其实不是外界的信息太多了,而是我们不会高效地输入、加工与沉淀。“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从根本上解决不会学习的问题,需要给自己制定学习“三步法”。


 学习目标要“功利”

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对信息带有选择性注意,大脑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此,我们第一步应从当前亟需解决的工作任务出发,去设置功利性学习目标。


功利性学习
功利性学习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主要指先从实用性、急切性工作着手,先学习那些短期就能产生利益的知识,再慢慢延伸到其他地方。


比如,阅读《销售巨人》一书,如果读书前我们设立的目标是“开发一套提升公司销售业绩的课程”,那么就需要通读全书,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一套行动清单;但如果设立的目标是“了解大订单销售的概念”,那么我们只需要阅读书中与概念相关的篇幅即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所需要投入的学习精力是不一样的。


 把新知纳入知识体系


在信息内化和沉淀阶段,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要比照搬别人经验更容易理解。


根据皮亚杰的“同化理论”——新知识只有被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才能被沉淀。我们可以把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成框架和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要胜任此岗位分别要学习什么样的能力、技能和知识,并通过已有的能力选项,优先安排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8.png


构建知识框架





比如,要开发一套行销课程,我们可以把销售流程拆分为“认识顾客、建立信任、激发需求、促进成交、服务跟进”五步,并做成一个流程框架。一般来讲,销售方面的知识比较多,而搭建好框架后,无论学习多杂的知识都可以很好地归类,并与已沉淀的知识相融合。

7.png

行销流程框架


如此一来,在看到《销售巨人》这本书时,我们能够很自然地把书中的知识归纳到“激发需求”上;当参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课程时,很快可以把课堂所学归纳到“建立信任”上;当听到阿里巴巴“铁军销售”分享时,就能判断出这套方法的核心是基于spin销售法演变而来。


 学会应用新知识


信息处理的层次越有深度,记忆越深刻。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如果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未经验证,就无法将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以下两种知识输出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把新知识先做一个内部试讲会,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做改进迭代。这种方式,应用场景很灵活,而且试错风险低。

  • 把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执行清单,通过自己或别人的实践,来验证或迭代改进新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法必须成套使用而不是零散应用。


比如,在上文提到的销售流程案例中,通过完善的销售流程框架,在做新的销售时,就要从认识顾客到服务跟进成套地应用。这样,每做一次销售,就可以把新知识全面验证一遍,用最小的行动积累出最大化的经验。不然,你可能需要10次重复行为才能积累到同等的经验。


拒绝信息囤积,让信息“收放自如”

面对林林总总的信息、资讯,大家总想一股脑儿地装进口袋里。孰不知,缺乏应用场景一味地进行信息囤积,才是造成知识焦虑的最大“真凶”。

 发掘知识价值

获得的知识越多,发现缺口就会越多。如果无法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则容易引发知识焦虑。那么,我们应如何有序管理知识,让知识产生实在的价值呢?


  • 场景塑造

走在路上,对面有人抬起手表看时间,你也会跟着看时间;出门乘车,旁边有人手里捧着一本书,你顿时也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其实,这正说明了场景的影响力。

回到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中,对于培训人来说,需要根据学员不同的业务要点,进行场景塑造。另外,在对场景知识的获取、储存和迭代时,更要学会分门别类、做好归档。


5.png

内部培训课程体系分类


  • 系统建模

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人最害怕的是学员没有模块化的系统思考。为解决此问题,企业可以开发系统模块化的岗位课程,确定明确的知识单元,只有顺利通过岗位课程,才可开启下一步晋升之路。通过循序渐进,让知识在零散的学习中连接成线。


譬如,餐饮行业的店长岗位,需要提升的专业知识包括对食品安全、人员交班、危机处理、服务技巧系列散点等方面的辅导;从连点成篇的角度来看,店长只需管好五大方面即可——人员篇、物料篇、产品篇、设备篇、营运篇。

4.png

岗位知识晋升课程


 

  • 落地转化

“不是因为坚持而看见,而是因为看见而坚持”。在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中,焦点在哪里,结果就会在哪里。作为培训人,需要尽可能对学员进行参数化知识管理,让他们的成长看得见、摸得着。比如,新进店长的四大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参照指标,让学习一目了然。


3.png

初级店长成长赛道



 安排知识,做知识布景师


知识管理高手,更像是一位布景师。布景,即根据创作者的设计用意,运用不同的工艺、手法、道具、为目标搭建特定的环境。我们走进星巴克,会被现磨咖啡豆的香味所吸引;进入宜家,需要沿着既定的顾客行走路径才能走到出口处,这就是布景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为知识的“布景师”?


只要我们树立以下几种思维,就可以把知识安排得明明白白。


  • 框架思维

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团队业务拓展,都要先熟悉业务模型,再做内容设计。知识管理的本质是通过概念间的连接,形成新的架构认知。所以,基于体系化框架,然后结合企业实际与自身经验,才能进行内容场景的实践输出。

 

  • 载体思维

载体,就是我们将通过什么样的媒介进行知识信息传递。公司里常见的载体如“微课专题系列”“危机管理”“案例精选集”等。信息需要迭代,载体也在升级。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出载体,才能持续精准布景。


  • 聚焦思维

“吾生有涯,知识无涯”。贪多嚼不烂,高手从来只做减法。如主题式(单元)知识布景,一个阶段专注某一个业务板块的知识累积。准确判断现阶段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的。单纯的囤货思维不可取,保留最有价值的即可。单点突破、持续重复,聚焦就会产生复利效应。

 

比如,当店里营业额不理想时,如何聚焦找出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画一个九宫格,中间写上“提升营业额”。接下来,在剩余的八个空格内,持续思考找原因,直到填满每一个格子。聚焦思考,就会得出影响生意的八个因素:促销活动、新的竞品出现、天气情况、道路施工、实际营运能力、放假、产品接受度、品牌影响力。


  • 仓库思维

未来的知识管理绝大多数会是资源的竞争。想象一下,你有多少资源(仓库),你的库存量便意味着自身的能量。真正厉害的人,在平时会进行单元库的输入存储,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即可。先定所需、再去搜集、动态更新,在日常工作中去不断升级仓库。

2.png

知识布景之仓库思维


  • 实践思维

通过听课、看书、网络资料、请教他人等多种方式获得的知识,都只有在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记忆后才算是真正学到手。所以,想要融入脑、用于行,需要结合实际、勤于思考,掌握知识管理的实践六步法,在一次次内容实践中,自我锤炼。把每一步做出趣味来,让知识的价值看得见、摸得着。


1.png

知识管理实践六步法

做到“三专”,不“背锅”

作为培训人,有时候培训达不到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是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应该培训者来承担。我们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而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些“锅”你背过吗?

新经济时代,企业更注重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从知识传授到能力训练,从通用课程到定制开发,企业往往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有时依然解决不了所有难题。为了证明培训及自身的价值,不少培训人思想上往往陷入以下误区。


  • 安慰效应

当培训效果不好时,培训人的专业水平就会受到质疑。为了打破质疑,很多培训人尽其可能地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工具,甚至跨领域学习。大量知识的充实,给了培训人些许安慰,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发散性、大容量学习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 角色错位

每当销售部门提出培训需求,培训人就第一时间“冲锋陷阵”,学营销、搞话术、做促销、开大单,凭着旺盛的学习力,将自己训练成了半个销售专家。大脑塞满各类业务知识,却没有时间抽离出来、找准定位,与真正的业务专家相配合;没有在业务表象问题上进行分析、归纳、萃取、复制,培训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 盲目攀比

“考过多少资格证、听过多少大咖的课、读过多少专家名著……”诸如此类,是初入培训职场人最容易攀比的方面。这些并非不好,而是要“对症而补”;如果体质(学习的认知度)与症状(需解决的问题)不符,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做到“三专”,拒绝“背锅”


培训圈是一个以学习为本的行业,如果培训人对自己都没有清晰的认知与定位,那么很容易人云亦云,更不要说传授学员知识。


面对各种因转行、失业等造成的不确定环境,每个人必须寻找并建立某种内在确定性。这种技能就是“态度的价值”,态度决定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行为路径。其中,“三专”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掌握这项技能。


  • 专注

人的精力与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太分散,能量就不能集中。所以,大家一定要专注研究从事的行业,利用培训的工具,因地制宜多向内看并挖潜,找到企业在行业发展中成功的规律、逻辑、可复制的经验;适当借助外部相关经验,小步快跑、不断迭代。

 

  • 专攻

培训不是万能的,我们要结合企业现状,找好定位,针对企业痛点进行攻坚。集中优势,加大知识学习与团队共创,做好教练、引导、萃取、绩效支持等工作;而且,要充分发挥业务专家的能量,培训人就要在工具、方法论、逻辑框架上进行深入耕耘与修炼。

 

  • 专心

如今的社会环境、职业发展以及物质诱惑等对培训人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修炼路上,能否排除这些干扰,用“匠人精神”做好培训本职工作至关重要。行业内不少高咖位前辈,无不是在某一领域深耕数十载,用投入与成绩见证自身的能力与价值。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走出知识焦虑困境,培训人需要掌握技巧、积极实操、走出误区,探寻焦虑背后的原因,构建起自身的知识框架,跟信息囤积说“拜拜”,知识焦虑不再来。


本文根据《培训》杂志8月刊“问吧”内容整理而成,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BEST”立场。





关注我们

BEST管理学院二维码.jpg

最具价值管理学习平台

企业培训  股权密码  前沿资讯


提出您的需求或疑问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之内回复

客服专线:180-3303-9821

腾讯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BEST
合作机构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隐私保护
法律说明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BEST学院
微信公众号
集势全球
开课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苏州 成都 杭州 青岛 天津 厦门 长沙 武汉 南京 贵阳 洛阳 郑州 

© 2024 BEST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169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