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33039821(服务时间:工作日08:30-19:30;周六日08:30-17:30)
18033039821
热搜 : 单海洋 秘书 行政 中高层 营销 销售 研发 团队 
您的位置:首页 > 内训课 > 全方位沟通

[内训课] 全方位沟通

分享到 
课程老师:
张世忠
开课时长:
1天
学员人数:
50
课程领域:
综合管理系列 > 沟通技巧
价格:
请洽询
积分:
获赠 1:1 积分 学课程,得积分,换好礼 >
下载:
授课形式:
导师讲解、大量案例分析,双向沟通、疑难解答、针对性讲解、参与式研讨。
培训对象:
企业管理者或员工
温馨提示:
内训课程仅供参考,实际培训内容围绕企业实践和培训需求量身定制,保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打破传统课程和教学模式,以达最佳培训效果!!
服务承诺:
师资认证、限时退费,满意度90%以上
咨询报名:


课程介绍:

沟通是管理者的最重要能力之一;而大部份的管理者沟通能力都不够,有些是霸气十足,但只懂说却不懂聆听,甚至说到对方抵触情绪很强;有些是说话抓不住主题与重点,不够简单明暸;有的是自信不足,根本上害怕上台站着说话。

沟通的重点是“避免误解”, 沟通要做到“ 说到别人很想听、听到别人很想说 ”否则,常常会造成“矛盾与误会的产生”甚至造成企业部门内斗、合作与执行力不佳。

在这多变难测的时代,企业组织的运营,更需要企业内各部门的竭诚合作,如何有效沟通、建立信任、避免冲突、赢得各部门与同仁的由衷合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巨大的。

此课程的目的是要协助企业领导人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展现全方位且高效的沟通能力,带领团队创造更高的运营绩效。

您想赢得信任、想要让更多人愿意追随你吗?您愿意去发掘您的个人沟通特质吗?您想成为更有魅力的领导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一起开始吧!这次的课程,可能会改变您未来的人生, 帮助您在职业发展上飞的更高。


课程收益:

以正面角度观察企业内外的改变 。

学习如何有效提升沟通品质, 形成组织正向的沟通氛围。

了解有效聆听能够强化沟通品质,改善会议及决策的品质。

加强组织内、外,垂直与横向沟通能力,提升绩效。

如何以沟通建立信任, 成为让别人由衷追随的人。

如何预防、面对、处理、解决沟通的冲突。

用正向的人际互动能力, 强化团队合作。

体验沟通的正能量, 激励团队士气,凝聚向心力与战斗力,建立懂得感恩的企业文化。

提升团队的幸福感,降低离职率。

建立诚信、正向积极、勇于负责的企业沟通文化,提升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


课程亮点:

以学员为导向,一般课程以讲师为主,讲师一直不断的讲,学员收获少。

以实用性为基础,一般课程强调理论知识,讲师强调一堆绝不会错的大道理,但缺乏实用性,无法落地实施。

以学员练习为中心,一般课程学员少有练习机会,多半是上课认真抄笔记、回去放抽屉,两星期就忘记。

以提升组织利益为目标,一般课程以理论知识演讲为主,提升学员个人能力有限,很难达成组织利益。

有流程有方法,可操作性强,课程系统化,有方法,有SOP,课程中直接练习,讲师立即指导纠错,学习效果好,课后容易落地实施,可操作性强。


课程大纲:

第一讲:改变带给沟通的挑战 (开场+破冰)

培养开放的态度,迎接改变,更有信心面对改变带来的挑战。

积极投入培训的企业有哪些特质。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视频)。

破冰活动。

学习快速有效的学习方式,建立新的学习习惯,省视自我成长需求,订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如何才能进步。

第二讲:如何正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了解沟通的定义与影响沟通质量的因素。

 (互动活动)讲师点出沟通的挑战与困难,点出主题。

沟通的目的,不是在于了解而已,更重要是要 “ 避免误解 "

举案例:

沟通的最高境界:

说的人:说到别人很想听

听的人:听到别人很想说

如何正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说话时内容、语气、肢体语言一致。

说别人听的懂的话(考虑到对方的年龄、成长背景、教育成度…)—(视频)

多举例

注意沟通的过滤器(假设、背景、观点、感觉)

清楚的框架

作总结

练习、讲师指导、总结、设定落地运用目标。

第三讲:如何准确地理解他人的观点:

(角色演练):体会在沟通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了解有效聆听能够强化沟通品质,有效改善会议及决策的品质。

感受听与聆听的差异,讲解“聆听”的五个层次,找到改善聆听的机会。

聆听的五个层次:

聆听的阶梯:6要点

学习正确的沟通方式,形成组织正向的沟通氛围。

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运用,帮助我们提升沟通的质量。

体会真诚地试图以他人的角度了解一切的真谛。

练习、讲师指导、总结、设定落地运用目标。

第四讲:如何解决沟通中的异议 : 表达不同意见

异议产生的原因:

面对异议的反应:

处理异议的步骤:1、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2、再处理对方的情绪

3、最后处理问题

关键的沟通技巧:1.掌握情绪:没有好心情,沟通不出好事情

2.站在对方的角度.

3.尊重他人的意见,切勿对他说你错了。

4.设法使他人说『对,对』

缓冲句

使用缓冲句的目的:

缓冲句的范例:我能了解你的想法…

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让我看到另一个角度..

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想法 …

那是一个有趣的观点 …

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

你的意见很中肯…

避免使用:但是|可是|然而|不过|虽然如此----

处理异议的方法:了、 过、 后 + 证据

证据消除疑虑: 示范

案例

展示品

类比/比喻

专家证词

统计数字

练习、讲师指导、总结、设定落地运用目标。

第五讲:跨部门沟通协作、有效落实沟通结果:

跨部门沟通的挑战与困难。

分析跨部门沟通问题背后的原因。

案例讨论: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帮助有效改善沟通的品质。

跨部门沟通协调的重点:

全局观:

多换位,少本位:

人际关系:

避免告状:

正确心态:

尊重:

有效落实沟通结果:

1.做什么事(现状说明)

2.重要性(组织/个人)

3.达成程度:可量化的结果

4.明确的完成时间

5.询问/对方承诺

6.关注/跟进

7.表达感谢

第六讲:化解沟通的冲突

产生冲突的原因:

1.争夺有限的资源

2.价值观不同

3.角色冲突

4.职责规定不清

5.组织风气不佳

处理冲突的方法:

1.加强情绪管理能力

练习:关心、了解、尊重及协助,四种方法做好情绪控制。

2.重塑态度, 让负面情绪转化为正向。

3.圆融的人际关系:建立领导人的形象,成为同仁想追随的领导人。

案例讨论:分析、讨论、分享、情境模拟演练、讲师指导、落地运用。

第七讲:如何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讲师讲解如何赢得合作的原则,找到改善工作氛围和工作效率的机会。

化解负面情绪

1.唯一能自争辩中获得好处的办法是避免争辩。

2.尊重他人的意见,切勿对他说:你错了。

3.如果是你错了,立即断然承认。

4.以友善的态度开始。

促进了解

5.真诚地试图以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一切。

6.同情他人的想法与愿望。

增进合作

7.设法使他立即说:「对,对」。

8.多让他说话。

9.让他觉得,这主意是他想到的。

10.诉求更崇高的动机。

11.将你的想法做戏剧化的说明。

12.提出挑战。

案例演练:

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共事,说服他人赢得合作,创造更好的绩效。

沟通的魔术方程式

练习、讲师指导、总结、设定落地运用目标。

第八讲:不同层级的沟通:

与上级领导沟通及汇报工作:

因人而异:

主动:

尊重:

换位思考:

多选择,少问答:

先结果,后说明:

让领导有重要感:

报告架构:

与下属沟通及布置任务:

尊重与信任:

表达清晰

明确的结果:

此工作的影响与价值:

完成的时限:

询问/ 告知资源:

跟进/ 协助:

第九讲:总结突破与持续成长

整合与总结我们的成长与收获。

提出我们进步的证据。每位学员完成书面报告:上课的心得与收获,并在同学面前分享。

为持续进步,承诺自己要如何设定持续的行动目标。

评估这次训练的满意度。

企业培训所面临的困境:


每一类企业因其行业、发展历程和战略规划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核心的能力,成功的企业都善于通过组织学习,不断传播和重塑文化,持续提升和再造核心能力。专题内训定制课程致力于培养企业当前经营发展最急需的素质与能力,针对业务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需求“量身定制”,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竟争环境、发展状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人员特性等因素、授课讲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均依企业的的特性需求灵活设置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可以养人才, 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源自我更新能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自我超越。因此,为满足企业的内训需求,精心设置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努力实现BEST管理学院资源与社会的有效结合,使国内的企业能较少的投入获得针对自身企业的定制化培训服务

 

以企业现状为基础,根据企业阶段需要定制企业内训计划,结合企业内训所有达成的绩效指标,落地实施安排授课时间和地点,最大限度地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确保更实更精确的培训效果。阶段性训练过程中我们还将为企业客户提供了一个持续交流的平台,可在独立的培训课程基础上对企业提供跟进咨询服务,帮助公司全面诊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让企业用户以企业内训的成本获得管理咨询的成果!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BEST
合作机构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隐私保护
法律说明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BEST学院
微信公众号
集势全球
开课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苏州 成都 杭州 青岛 天津 厦门 长沙 武汉 南京 贵阳 洛阳 郑州 

© 2024 BEST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169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