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33039821(服务时间:工作日08:30-19:30;周六日08:30-17:30)
18033039821
热搜 : 单海洋 秘书 行政 中高层 营销 销售 研发 团队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手的洞察力,都藏在这5块“积木”里

高手的洞察力,都藏在这5块“积木”里

2020-01-06 10:16:10
分享到 

64.JPG


本期导读:


洞察力即快速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而习得,并不断精进。本文与大家分享其中最为核心的“商业洞察力模型”:


  • 透过表象看系统
  • 系统 = 要素 x 连接关系
  • 变量
  • 因果链
  • 增强回路
  • 调节回路
  • 滞后效应

本文是2020年1月推送的第5篇干货,计4844字,阅读时间10分钟。

文 | 刘润

来源 | 刘润(ID:runliu-pub)


很多同学问,怎么才能快速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质呢? 

这个问题,一两句话很难说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甚至专门开了一门课程,叫“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商业顾问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 

到底什么是洞察力?举个例子。 

我在微软上班时,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午餐吃饭的人数一般比晚餐要多,因为不是人人晚上都要加班。所以做午餐的供应商利润更高。 但有时候,午餐却做得很糟糕。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供应商偷工减料,不好好做吗? 那派人盯着他好好做? 要求他们更新菜谱? 隔一段时间换个大厨? 这些办法都没用。 

改进需要成本,供应商因为逐利,所以会阳奉阴违。 那怎么办? 微软想出一个制度: 

  1. 选2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饭,另一家提供晚饭; 

  2. 每3个月做满意度调查,是喜欢午饭还是晚饭? 

  3. 如果喜欢晚饭的多,午饭、晚饭供应商交换; 

  4. 如果连续6个月午餐都胜出,更换晚饭供应商。 


自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换口味,成本就要大幅提高”的供应商,很快就能提供比原来好得多的服务,员工满意度也大大提升。这就是洞察本质的人想出来的办法。 

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供应商有问题,偷工减料;而是微软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有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是要求供应商提高水平,不行我就换掉你。但当微软只有一个供应商时,供应商没有危机感,你再怎么督促他,他都肆无忌惮。

而当你引入另外一个供应商,有了竞争对手之后,怕被淘汰的危机感会驱使他们想方设法地改进服务。

所以,洞察本质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会是引入竞争机制,让竞争代替人工,去监督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是洞察力。 

洞察力并不是上帝悄悄给某些人的礼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练习、精进的一种能力。今天,我就把最核心的洞察方法——“商业洞察力模型”分享给大家。



1

透过表象看系统

我们平时在观察一件事情时,能观察到的通常都只是表象。

比如,观察一只机械手表,你能看到表盘,表盘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表盘旁边,还有一个表冠。当机械表不走了,你可以拨动表冠给它上弦,表就开始走了;当时间不准了,你可以拔出并转动表冠,分针就会跟着转动,以此来调整时间。

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关于机械表的“规律”。

什么是规律?你给它一个刺激,它就能产生一种行为,这就是规律。我们平常研究事物所观察、总结出来的,一般都是这样的规律。但它们其实都只是表象。更深一步去看,这些规律到底为什么会发生?
1.jpg

每一个表象背后都有一个黑盒子,我们看不见它,但它才是所有规律产生的原因,即“系统”。

当系统运转正常,我们可以继续遵循规律做事。可一旦系统出了问题,规律就开始失效。如果你无法洞察表象背后的系统,就不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别说下手解决。

我们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就是为了理解“表象”背后的“黑盒子”——系统,从而真正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2

系统 = 要素 x 连接关系

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

1)要素;
2)连接关系。

比如一只机械手表,表盘、表冠、表针,以及表盘背后的几百个零件、齿轮,就是“表”这个系统的“要素”。而这几百个零件和齿轮是如何衔接、咬合的,就是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所谓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系统”这个黑盒子里,要素以及它们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我们通常很容易看到“要素”,但常常忽略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常常就藏在这些“连接关系”里。

举个例子,我们都听说过和尚分粥的故事。

两个和尚分粥,负责分粥的和尚想给自己多分一些,而另一个人当然不答应。如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改变“要素”吗?教育他们:“出家人,要以少吃一点为怀?”可是出家人也不想饿死啊。那怎么办?

改变“连接关系”——让一个和尚分粥,另一个和尚选粥。选粥的和尚,当然会挑多的那碗。这样,为了不吃亏,分粥的和尚只能把两碗粥分得尽量一样多。

通过改变“连接关系”,而不是“要素”,两个和尚获得了他们都认可的公平。

好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连接关系很重要了,可是,怎么才能找到这些连接关系呢?一个系统里,到底有哪些要素和连接关系?

给大家介绍5种——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其中,变量是“要素”;后四种是“连接关系”。

1.jpg

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都是由这5种简单的、像乐高积木一样的基础模块搭建而成的。只要你学会了这5种积木,再复杂的系统,在你眼里,都只是这5种积木的排列组合而已。


3

变量

变量,就是系统中变化的“要素”,它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比如你的体重,忽高忽低;比如公司财务,忽好忽坏;比如门店顾客,忽多忽少。一旦加上时间轴,变量就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存量和流量。

以浴缸为例。在一个浴缸中,“水”这个变量就有两种不同状态:

1)存量,就是在一个“静止的时间点”,浴缸中存了多少水;
2)流量,就是在一个“动态的时间段”,有多少水流入浴缸(流入量),有多少水流出浴缸(流出量)。

1.jpg

理解存量和流量有什么用呢?举个例子。

因为一件小事,你的女朋友要和你分手。你很郁闷:“为了一件小事就分手,至于吗?”可是,女朋友和你分手真的是因为这件小事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一种叫做“不满”的情绪。

“不满”这种情绪,就像浴缸里的水一样,是一种“存量”。那件导致你们吵架的“小事”就像浴缸的水龙头,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增加“不满”的“流入量”。更多的“不满”流入浴缸,就会增加“不满”的存量。

你第一次惹你女朋友生气时,她和你提分手了吗?没有。那是因为这个浴缸还很空。你觉得:“哦,原来她不介意。”其实不是她不介意,而是浴缸没满,她还能忍。直到最后一瓢“不满”倒入浴缸,终于溢了出来,你再怎么道歉都没用了。

只看到“流入量”的男孩,会以为女朋友居然因为“一件小事”和自己分手;而能看到“存量”的男孩,就会懂得用“流出量”来减少“不满”的存量。比如,时不时送个礼物、陪女朋友逛街、好好安排纪念日。

这样的男孩,通常被称为“暖男”。而暖男之所以暖,也许只是因为他们比直男更懂,如何用“流量”来管理“存量”。

流量,改变存量。
存量,改变世界。


4

因果链

理解了变量,我们来看第一种连接关系:因果链。

因果链非常重要。没有因果链,再多的变量放在一起,也只是没有生命力的沙堆,而不是生生不息的系统。

因果链就是变量之间增强,或者减弱的连接关系。

“增强”的因果链,就是“你强,我就强”。比如,工作时间和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工作时间越长,疲劳程度就会越高。

“减弱”的因果链,就是“你强,我就弱”。比如,疲劳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疲劳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会越低。

因果链很简单,只有增强(+)和减弱(-)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

2.jpg

然后,用因果链把系统中所有变量全都连接起来。不断拿起两个可能有关系的变量,问自己:“它们之间有增强关系吗,有减弱关系吗?”在纸上画出所有你能找到的因果链。看似简单的因果链,一段一段地连接了万千变量,才有了一切复杂的系统。

用“因果链”连接变量,是洞察力的基本功,你必须认真练习。



5

增强回路

变量是节点;因果链是线段。但线段有头就有尾,能量从头传到尾,就结束了。

如果,我们把结尾和开头也用一条因果链连接起来,形成闭环呢?这就形成了一个“回路”。回路有两种,一种叫做增强回路,另一种叫做调节回路。

两条“增强”或者两条“减弱”的因果链,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回路”,就是“增强回路”。其中,因增强果,果又增强因的,叫正向增强回路;因减弱果,果又减弱因的,叫负向增强回路。

1.jpg

比如,你越有知识,积累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积累新知识的能力越强,你就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然后就更能理解新知识。如此不断增强,这就是一条正向增强回路。

比如,腾讯的微信用户数量越多,对其他用户就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数量就越多。如此不断增强,这就是腾讯社交的正向增强回路。

几千年来,人们给“增强回路”导致的大起大落现象,起了无数的名字——宗教学家叫它马太效应,经济学家叫它赢家通吃,金融专家叫它复利效应,互联网公司叫它指数型增长。

但这些如烟花一样绚烂的现象背后,其实都是同一块积木——增强回路。不管是人生还是商业,小成功靠聪明才智,大成就靠建立正向的增强回路。


6

调节回路

因增强果,果减弱因的回路,就是调节回路。
微信图片_20200106101700.jpg

如果说增强回路的存在,是让这个世界走向极端;那么调节回路的存在,就是让这个世界回归平衡。

凡是有“增强回路”的地方,七步之内,必然有“调节回路”。举个例子:

很多人创业时,坚信“没有管理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于是,他们不设层级、没有流程、不定KPI。就那么几个人,遇到问题,站起来一吼,都解决了。果然,大家工作效率特别高,在“产品为王”的增强回路中指数级成长。很快,公司就发展到了几百人。

这时,“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再也不起作用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产品bug越来越多,客户不断抱怨。公司规模越大,管理复杂度越高,问题就越多,导致各种成本、损失和人员流失,公司规模就越受制约。

这时,“产品为王”这个“增强回路”,遭遇了“管理复杂度”这个“调节回路”,所以业绩一直徘徊不前,再难突破。怎么办?

用层级,用流程,用KPI,提高管理效率。切断“管理复杂度”这个“调节回路”,释放进一步增长的潜力。

这时,创业者才会意识到,为什么大公司前辈经常说:“向管理要效益”。以前你能做到“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仅仅是因为你还太小,离这个“调节回路”还远。一旦看到了“调节回路”,你就会立刻顿悟——很多时候,增长并不需要猛踩油门,只要松开刹车就好。

而一家公司CEO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踩下业绩的“增强回路”,松开问题的“调节回路”。

增强回路,追求极端。
调节回路,回归平衡。

这对孪生兄弟,性格迥然不同,却共同构建了美妙的世界万物。


7

滞后效应

最后一种连接关系,叫做滞后效应。

比如,你开车堵在路上,听交通广播说,旁边的一条路很通畅,于是赶快开过去。可是等你到了那条路,发现其实也很堵。

交通广播骗你了吗?没有。是因为你从听到广播,到抵达那条路的这段时间里,车辆状况发生了改变。交通广播的信息,甚至加剧了这种改变。这就是滞后效应。

再比如,你考大学填志愿,高考咨询机构告诉你:“国际金融专业是热门。”于是,你报了国际金融。结果毕业时发现,最热门的是人工智能,而国际金融找个工作都很难。

是高考咨询机构骗了你吗?没有。是因为在你上大学的四年里,商业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果不是瞬间连接;回路也不是瞬间闭合。它们之间都有个时间差,就是滞后效应。滞后效应让在空间维度上就已经很复杂的系统,又增加了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它会让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远离,从而误导你的判断。

所以,在试图洞察万物时,心里一定要装着滞后效应。懂得给万事万物,加上时间轴。


8

总结

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这5块积木是搭建所有复杂系统的基础。当你遇到问题,其实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藏在这5块积木里。

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5个关键步骤:

1)找到核心存量;
2)找到关键因果链;
3)找到增强回路;
4)找到调节回路;
5)考虑滞后效应。

然后,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步,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哪些连接关系?做到这些,你就真正拥有了洞察力。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你日复一日地思考和练习。


经典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愿你学会洞察,打开“上帝”之眼,拥有开挂人生。


本文来源于刘润(ID:runliu-pub)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BEST”立场。






关注我们

BEST管理学院二维码.jpg

最具价值管理学习平台

企业培训  股权密码  前沿资讯


提出您的需求或疑问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之内回复

客服专线:180-3303-9821

腾讯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BEST
合作机构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隐私保护
法律说明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BEST学院
微信公众号
集势全球
开课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苏州 成都 杭州 青岛 天津 厦门 长沙 武汉 南京 贵阳 洛阳 郑州 

© 2024 BEST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16908号-1